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佛陀说:“须菩提!如果有菩萨,以充满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多的种种珍宝,用来行善布施;假设再有这样一位菩萨,了知一切诸法无我,净信于心,这位菩萨比前面那位菩萨所得的功德要殊胜得多。为什么呢?须菩提!因为诸菩萨是不受福德的。”须菩提问佛陀:“世尊!什么叫菩萨不受福德呢?”佛陀回答说:“须菩提!菩萨对于所作的福德完全不贪恋执著,就是不受福德。”〗
  “得成于忍”,此中的“忍”,和前面曾经提到的“无生法忍”中的“忍”是同样的含义,即“净信”、“确认”和“确知”之意,是指慧心安住于法不动,并非“忍辱”的意思。得成于忍,就是忍可于心,就像拿刀刃刻在心上一样,把无我之理变成观念了。而净空邪师却严重地曲解了佛意,他说:“辱都能忍了,还有什么不能忍的?没有事情不能忍。而且忍是修学成功必要的条件,《金刚经》上佛陀说,一切法得成于忍(经文都被改了!),在中国古人有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由此可知,世出世法成就的大小,完全看你忍耐的功夫。”
  “诸菩萨不受福德”,此中的“受”,在经文已经解释了,就是从接受引申出来的贪著、执取、执著之意。其实,修行者不仅应该不受福德,而且应该离一切相,即于诸法而不受、不取,如此方能解脱生死。比如,“彼得乐受而不受着于乐,即不成为乐受之爱著者。”“多闻圣弟子,于此五受阴(缘起诸法),观察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非我所,于此五受阴不著、不受,不受故不著,不著故自觉涅槃。”“多闻圣弟子作是思惟:世间颇有一法可取而无罪过者!思惟已,都不见一法可取而无罪过者。我若取色,即有罪过;若取受、想、行、识,则有罪过。作是知已,于诸世间则无所取,无所取者自觉涅槃。”(《阿含经》)“佛随比丘意。善为说法。是比丘在草座上。一切诸法不受。得阿罗汉。”(《律藏》)在《阿含经》中还记载,有一位名叫阿支罗迦叶的居士命终后,佛陀说:“彼已见法,知法,次法,不受于法,已般涅槃,汝等当往供养其身。”

(责任编辑:金桥)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