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767|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问《佛说四十二章经》是伪经吗?

[本贴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6: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题。最近看到网上有人在结缘这部经书。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7:09 | 只看该作者
这部经开头没有‘如是我闻’,据说是‘佛的四十二的语录’。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9:27 | 只看该作者
由于是手机在上网,我不能全文复制给大家,只用手打,节选其中一段我觉得有问题的给大家看看,“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持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修无住无证之者。那么请问这最后说的无念无修无住无证之者”,又是什么境界呢?又给划分了这么多“等级”,不是前后矛盾么?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06:27 | 只看该作者
(接上文)佛与佛的证境是一般无二的,没有大佛小佛之分,那么说“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这种说法应该是错误的,其实质就是在谤佛。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06:28 | 只看该作者
(接上文)佛与佛的证境是一般无二的,没有大佛小佛之分,那么说“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这种说法应该是错误的,其实质就是在谤佛。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06:44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网上很多有类似心灵鸡汤的所谓的“佛陀的教诲”,我看来大都是根据此经翻译的白话文,所以说对这部经的真伪做一个判定是很重要的。还请各位大德依法明示,先拜谢!!!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06:50 | 只看该作者
另外,还有一点想说一下,我的id愿正法永驻 本来就是错误的,我想改一下,希望正法久驻,不去奢望正法永驻。这个id能改吗?
8#
发表于 2012-12-7 09: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虚空华 于 2012-12-7 09:09 编辑
愿正法永驻 发表于 2012-12-6 19:27
由于是手机在上网,我不能全文复制给大家,只用手打,节选其中一段我觉得有问题的给大家看看,“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持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修无住无证之者。那么请问这最后说的无念无修无住无证之者”,又是什么境界呢?又给划分了这么多“等级”,不是前后矛盾么?


《四十二章经》版本有几种,每一版本都有明显的多处错谬之处,属于明显的相似像法!!

“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修无住无证之者”这句话显然是对佛陀的诽谤,编纂此经者显然是不具佛不坏净的颠倒凡夫!!

请看真经《阿含经》的经文:
“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舍利弗。善哉所说。第一之说。能于众中作师子吼。自言深信世尊。言过去.当来.今现在。沙门.婆罗门所有智慧。无有与佛菩提等者。况复过上。”



【在《阿含经》中,佛陀曾预言如来正法也必会因诸多“伪经”的出现而流变为相似像法:“有诸相似伪宝出于世间。伪宝出已。真宝则没。”“如来正法欲灭之时。有相似像法生。相似像法出世间已。正法则灭。”——《杂阿含经》

佛灭数百年后的像法时期,随着相似“伪经”相继而出、横行于世,不仅杜撰种种相似像法,而且极尽歪曲《阿含经》之能事,故而佛陀正法与“真宝”《阿含经》至今已湮灭两千年矣,此间读全过四部《阿含经》的佛子已寥若晨星

汉地北传《大藏经》中,有一类经典,虽然在行文、用语与《阿含经》极为相似,但却大多不属于《杂部》、《中部》、《长部》或《增一部》这四部《阿含经》中的任何一部,在南传相对应的五部(多出一部名为《小部》,又称《杂藏》)中也绝无出处可寻,故而在《大藏经》中单独整理辟归为《阿含部》。这些《阿含部》相似经典,只有极少数属于单本“别译”,大多则属于较早编篡的相似“伪经”,多因不同目的而有种种邪见杂入,有的经文甚至错乱不堪!】

——摘自一位善知识尚未公开的著作
9#
发表于 2013-3-6 13:09 | 只看该作者
形勢好恐怖啊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3-26 20:47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此贴又网友私信给我一些建议。劝我再甄明。
在此,在下尝试提出一个观点,若有不当,还请大家指正。谢谢。
关于一部经的真伪,不是说此经是伪经,就字字句句皆是魔说;说此经是真经,就一股脑的接受,思考都不去思考。具体还是要依经依律、依三法印去甄别。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3-26 21:17 | 只看该作者
再举一例,佛言:甚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

是说不可以相信自己的意见,那么我不可以邪淫,也不可以相信吗?不可以杀生,也不可相信吗?那么我是否应该坚信佛教呢?若不自信,如何“依自洲”呢?
鄙人拙见。
12#
发表于 2013-4-21 20: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法雨 于 2013-4-21 20:48 编辑
达摩面壁 发表于 2013-4-21 20:20
是“慎勿信汝意”,不是“甚勿信汝意”。差一个字,差了十万八千里


其实也不仅仅是差了一个字的问题,晚世伪经根本上还是在破坏着佛陀正法律。
关于心意识,悲智老师在<邪师萧平实独创魔法名词“入胎识”(系列)>中有阐述,对理解这个问题很有帮助。

第一,识阴,所熏修之心。

修行之人,识阴既是能熏修之心,又是所熏修之心,这已经是极粗浅的佛法常识了。

  正法种种修行所熏修的都是识阴:听闻佛法的是识阴,建立正见正信的是识阴,生起善心乃至持戒布施的是识阴,定慧增长的是识阴,放弃对五阴执著的还是识阴!
  比如:
  “佛告摩诃男。汝亦如是。若命终时。不生恶趣。终亦无恶。所以者何。汝已长夜修习念佛.念法.念僧。若命终时。此身若火烧。若弃冢间。风飘日曝。久成尘末。而心意识久远长夜正信所熏。戒.施.闻.慧所熏。神识上升。向安乐处。未来生天。”(《杂阿含经》)

更多请看:邪师萧平实独创魔法名词“入胎识”(之十六)

——撕下“神我外道”画皮之萧邪讹传“意识夜夜断灭”
http://www.tianjian.cc/forum.html ... &extra=page%3D1
13#
发表于 2013-6-18 01: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虚空华 于 2013-6-18 01:52 编辑
愿正法永驻 发表于 2012-12-7 06:28
(接上文)佛与佛的证境是一般无二的,没有大佛小佛之分,那么说“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这种说法应该是错误的,其实质就是在谤佛。


请对照真宝阿含经修正自己的见解!

居士!比起毗罗摩婆罗门之行布施、大施,若令一见具足之人而受,则更生大
果。

居士!比起毗罗摩婆罗门之行布施、大施及令百见具足之人而受,若令一一来
者之人而受,则更生大果。

居士!比起毗罗摩婆罗门之行布施、大施及令百一来者之人而受,若令一不还
者之人而受,[则更生大果。

居士!比起毗罗摩婆罗门之行布施、大施]及令百不还者之人而受,若令一阿
罗汉之人而受,[则更生大果。

395 居士!比起毗罗摩婆罗门之行布施、大施]及令百阿罗汉之人而受,若令一独
觉者之人而受,[则更生大果。

居士!比起毗罗摩婆罗门之行布施、大施及令百独觉者之人而受,若令如来、
应供、正等觉者而受,[则更生大果。


居士!比起毗罗摩婆罗门之行布施、大施及令如来、应供、正等觉者而受,]
若令以佛为上首之比丘众而受,[则更生大果。

居士!比起令以佛为上首之比丘众而受,]若为四方僧建立精舍,[则更生大果。
居士!比起为四方僧建立精舍],若以明净心归依佛、法、僧,[则更生大果。
居士!比起以明净心归依佛、法、僧,]若以明净心而受离杀生、离不与取、
离邪淫、离妄语、离饮酒之学处,[则更生大果]。

居士!比起以明净心而受离杀生、[离不与取、离邪淫、离妄语、]离饮酒之学
处,乃至于牦牛顷亦修习慈心,则更生大果。


居士!比起毗罗摩婆罗门之行布施、大施,及令一见具足者之人而受,及令百
见具足者之人而受,及令一一来者之人而受,及令百一来者之人而受,及令一不还
者之人而受,及令百不还者之人而受,及令一阿罗汉者之人而受,及令百阿罗汉者
之人而受,及令一独觉者之人而受,及令百独觉者之人而受,及令如来、应供、正
等觉者而受,及令以佛为上首之比丘众而受,及为四方僧建立精舍,及以明净心而
396 归依佛、法、僧,及以明净心而受离杀生、[离不与取、离邪淫、离妄语、]离饮酒
之学处,乃至于牦牛顷亦修习慈心,若弹指之顷修习无常想,则【虚空华注:更】生大果。

——《南传增支部经》九集 第20经


14#
发表于 2013-6-18 02: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虚空华 于 2013-6-18 02:38 编辑
佛说四十二章经
后汉迦叶摩腾 竺法兰同译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于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度[忄乔]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世尊教敕。一一开悟。合掌敬诺。而顺尊敕。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疑。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
   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扰乱者。汝自禁息。当无镇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
   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回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佛言。博闻爱道。道必难会。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
   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佛言。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 
   佛言。人有二十难。
   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
   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镇难。
   有劫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
   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
   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沙门问佛。何者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
   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
   佛言。大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
   佛言。夫见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灭。而明独存。学道见谛。无明即灭。而明常存矣。   
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佛言。当今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佛言。人随情欲。求于声名。声名显著。身已故矣。贪世常名。而不学道。枉功劳形。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后。
   佛言。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舔之。则有割舌之患。
   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佛言。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
   天神献玉女于佛。欲坏佛意。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问道意。佛为解说。即得须陀洹果。
   佛言。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    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佛言。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佛言。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或得胜而还。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得道果。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鸣矣。弦急如何。对曰。声缓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诸音普矣。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乐。道不失矣。
   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六根既具。生中国难。既生中国。值佛世难。既值佛世。遇道者难。既得遇道。兴信心难。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
   佛言。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
   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佛言。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
   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佛言。吾视王侯之位。如过隙尘。视金玉之宝。如瓦砾。视纨素之服。如敝帛。视大千界。如一诃子。视阿耨池水。如涂足油。视方便门。如化宝聚。视无上乘。如梦金帛。视佛道。如眼前华。视禅定。如须弥柱。视涅盘。如昼夕寤。视倒正。如六龙舞。视平等。如一真地。视兴化。如四时木。
   诸大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十二章经》在大藏经中是属于阿含部,也是属于最早的相似像法!这一点悲智老师已经一阵见血地予以揭露:
 汉地北传《大藏经》中,有一类经典,虽然在行文、用语与四部《阿含经》极为相似,但却大多不属于《杂部》、《中部》、《长部》或《增一部》这四部《阿含经》中的任何一部,在南传相对应的五部(多出一部名为《小部》,又称《杂藏》)中也绝无出处可寻,故而在《大藏经》中与“真宝”四部《阿含经》并列混杂在一起,一并整理辟归为《阿含部》。这些《阿含部》相似经典,只有少数属于单本“别译”,大多则属于较早编篡的相似“伪经”,多因不同目的而有种种邪见杂入,有的经文甚至错乱不堪,种种邪谬之处在本专集后文涉及时自会评述。


以上引用的经文是末学见过的《四十二章经》的一个版本,就依此版本指出这本相似像法经典中存在的最明显的讹传或错谬之处!经文中末学标为红色的部分是最明显的与真宝阿含经相违背!也欢迎法友们能依据真宝阿含经指出其中可能还存在的错谬之处!
15#
发表于 2013-6-18 03: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虚空华 于 2013-6-18 04:01 编辑
佛说四十二章经
后汉迦叶摩腾 竺法兰同译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于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度[忄乔]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世尊教敕。一一开悟。合掌敬诺。而顺尊敕。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疑。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
   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扰乱者。汝自禁息。当无镇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
   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回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佛言。博闻爱道。道必难会。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
   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佛言。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 
   佛言。人有二十难。
   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
   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镇难。
   有劫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
   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
   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沙门问佛。何者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
   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
   佛言。大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
   佛言。夫见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灭。而明独存。学道见谛。无明即灭。而明常存矣。   
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佛言。当今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佛言。人随情欲。求于声名。声名显著。身已故矣。贪世常名。而不学道。枉功劳形。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后。
   佛言。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舔之。则有割舌之患。
   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佛言。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
   天神献玉女于佛。欲坏佛意。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问道意。佛为解说。即得须陀洹果。
   佛言。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    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佛言。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佛言。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或得胜而还。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得道果。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鸣矣。弦急如何。对曰。声缓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诸音普矣。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乐。道不失矣。
   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六根既具。生中国难。既生中国。值佛世难。既值佛世。遇道者难。既得遇道。兴信心难。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
   佛言。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
   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佛言。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
   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佛言。吾视王侯之位。如过隙尘。视金玉之宝。如瓦砾。视纨素之服。如敝帛。视大千界。如一诃子。视阿耨池水。如涂足油。视方便门。如化宝聚。视无上乘。如梦金帛。视佛道。如眼前华。视禅定。如须弥柱。视涅盘。如昼夕寤。视倒正。如六龙舞。视平等。如一真地。视兴化。如四时木。
   诸大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十二章经》在大藏经中是属于阿含部,也是属于最早的相似像法!这一点悲智老师已经一阵见血地予以揭露:
 汉地北传《大藏经》中,有一类经典,虽然在行文、用语与四部《阿含经》极为相似,但却大多不属于《杂部》、《中部》、《长部》或《增一部》这四部《阿含经》中的任何一部,在南传相对应的五部(多出一部名为《小部》,又称《杂藏》)中也绝无出处可寻,故而在《大藏经》中与“真宝”四部《阿含经》并列混杂在一起,一并整理辟归为《阿含部》。这些《阿含部》相似经典,只有少数属于单本“别译”,大多则属于较早编篡的相似“伪经”,多因不同目的而有种种邪见杂入,有的经文甚至错乱不堪,种种邪谬之处在本专集后文涉及时自会评述。


以上引用的经文是末学见过的《四十二章经》的一个版本,就依此版本指出这本相似像法经典中存在的最明显的讹传或错谬之处!经文中末学标为红色的部分是最明显的与真宝阿含经相违背之处!也欢迎法友们能依据真宝阿含经指出可能还存在的其他错谬之处!

末学将真宝阿含经的相关经文与伪宝四十二章经中的错谬之处一一列举出来,再稍作评论!相信在真宝阿含经的面前,伪宝自显!

1、相似伪宝:“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
真宝阿含经:“‘舍利弗!此五百比丘之身语,我无可非难。舍利弗!此五百比丘中,有六十比丘是三明者,六十比丘是六通者,六十比丘是俱解脱者,其他是慧解脱者。’”

评论:四十二章经的编撰者误以为只要是阿罗汉就一定有神通,说明其不知还有无神通的阿罗汉!而真宝阿含经中的“慧解脱者”就是没有任何神通的阿罗汉!(慧解脱者没有神通的经文请看《南传相应部》第12经 因缘篇.因缘相应 第七 大品 第十 须尸摩经 )


2、相似伪宝:“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
真宝阿含经:“三结尽。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极七往返必尽苦际。”
“正使放逸,圣弟子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来,作苦边。”
“或有未胜于此,未通达者,因三结尽故,贪、嗔、痴薄故成为一来,唯来此世一次而作苦之边际。复次,或有未胜于此,未通达者,因三结尽故,成为一种子,唯起一人性而作苦之边际。复次,或有未胜于此,未通达者,因三结尽故成为家家,轮回流转于二或三家,而作苦之边际。复次,或有未胜于此,未通达者,因三结尽故,成为七返,以七返为极,轮回流转于天中及人中,而作苦之边际。”


评论:相似伪宝误以为须陀洹只有“七死七生”才能证阿罗汉!不知真宝阿含经中三结尽的须陀洹因为精进的程度不同当生即可能再继续进证二果乃至阿罗汉。如果在命终时仍然是须陀洹,则分为三种即:一种子,家家,七返。

3、相似伪宝:“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
真宝阿含经:“何者为无为耶?诸比丘!贪欲之坏灭、嗔恚之坏灭、愚痴之坏灭,诸比丘!此称为无为。”
“若比丘诸漏已尽,所作已作,舍离重担,离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彼亦修四念处也。所以者何?不得者得,不证者证,为现法乐住故。”

评论:真宝阿含经中“悟无为法”者是诸漏已尽的阿罗汉!而漏尽比丘根本不是“无念无作。非修非证”,而是正念正知,“亦修四念处”的!

4、相似伪宝:“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
真宝阿含经:“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舍利弗。善哉所说。第一之说。能于众中作师子吼。自言深信世尊。言过去.当来.今现在。沙门.婆罗门所有智慧。无有与佛菩提等者。况复过上。”
“这些是如来的十如来力,具备了这些力,如来自称为最上位,于众中作狮子吼,转梵轮。」 ”

评论:饭千亿“最上位”的如来竟然“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真是荒谬啊:sweat

5、相似伪宝:“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学道见谛。无明即灭。而明常存矣。”
真宝阿含经:
“舍卫国中婆肆吒婆罗门女信佛.法.僧。归佛.归法.归比丘僧。于佛.法.僧已离狐疑。于苦习尽道亦离疑惑。见谛得果。得无间慧。(证初果须陀洹——虚空华注)”
“佛告婆蹉。不但一.二.三。乃至五百。乃有众多优婆塞居家妻子。香华严饰。畜养奴婢。于此法.律断三结。贪.恚.痴薄。得斯陀含。一往一来。究竟苦边。”
“佛告婆蹉。不但一.二.三。乃至五百。乃有众多优婆夷在于居家。畜养男女。服习五欲。华香严饰。于此法.律三结尽。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
“有这五上分结,哪五种呢?色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比丘们!这是五上分结。 ”

评论:“居家妻子”“服习五欲”的优婆塞,优婆夷不但可能是见道见谛的须陀洹,甚至还可能是“贪.恚.痴薄”的斯陀含!而须陀洹虽然断了一部分无明却并没有断尽无明,只有阿罗汉才断尽包括无明在内的五上分结!

6、相似伪宝:“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7、相似伪宝:“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

8、相似伪宝:“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

时间关系暂时写到此,未写完部分欢迎法友随后补充予以破斥!
末学文章中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法友们予以斧正!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3 13:36 , Processed in 0.09055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