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19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逐个敲定五阴之色阴

[本贴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30 21: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杂阿含经( 五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波罗□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阴及受阴。
云何为阴?若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
近,彼一切总说色阴;随诸所有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彼一切总说受、想、行、识阴,是名为阴。
云何为受阴?若色是有漏,是取;若彼色过去、未来、现在,生贪欲、嗔恚、愚痴,及余种种上烦恼心
法;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受阴’。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经( 五八)
佛告比丘:‘非五阴即受,亦非五阴异受。能于彼有欲贪者,是五受阴’


色阴与色受阴的区别就在于如果对五阴无贪、无取、无漏即五阴,如果对五阴有贪、有取、有漏即五受阴。
色阴(色受阴)不仅仅指色身,还包括色身之外的所有色。《中阿含经》里的这篇经文有助于理解内、外色阴的所指。(若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总说色阴。)


诸贤。云何色盛阴。谓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诸贤。云何四大。谓地界。水.火.风界。
诸贤。云何地界。诸贤。谓地界有二。有内地界。有外地界。
诸贤。云何内地界。谓内身中在。内所摄坚。坚性住。内之所受。此为云何。谓发.毛.爪.齿.粗细皮肤.肌肉.筋.骨.心.肾.肝.肺.脾.肠.胃.粪。如是比此身中余在。内所摄。坚性住。内之所受。诸贤。是谓内地界。
诸贤。外地界者。谓大是。净是。不憎恶是。诸贤。有时水灾。是时灭外地界。诸贤。此外地界极大。极净。极不憎恶。

诸贤。云何水界。诸贤。谓水界有二。有内水界。有外水界。
诸贤。云何内水界。谓内身中在。内所摄水。水性润。内之所受。此为云何。谓脑.脑根。泪.汗.涕.唾.脓.血.肪.髓.涎.胆.小便。如是比此身中余在。内所摄水。水性润。内之所受。诸贤。是谓内水界。
诸贤。外水界者。谓大是。净是。不憎恶是。诸贤。有时火灾。是时灭外水界。诸贤。此外水界极大。极净。极不憎恶。

诸贤。云何火界。诸贤。谓火界有二。有内火界。有外火界。
诸贤。云何内火界。谓内身中在。内所摄火。火性热。内之所受。此为云何。谓暖身.热身.烦闷.温壮.消化饮食。如是比此身中余在。内所摄火。火性热。内之所受。诸贤。是谓内火界。
诸贤。外火界者。谓大是。净是。不憎恶是。诸贤。有时外火界起。起已烧村邑.城郭.山林.旷野。烧彼已。或至道.至水。无受而灭。诸贤。外火界灭后。人民求火。或钻木截竹。或以珠燧。诸贤。此外火界极大。极净。极不憎恶。

诸贤。云何风界。诸贤。谓风界有二。有内风界。有外风界。
诸贤。云何内风界。谓内身中在。内所摄风。风性动。内之所受。此为云何。谓上风.下风.腹风.行风.掣缩风.刀风.跻风.非道风.节节行风.息出风.息入风。如是比此身中余在。内所摄风。风性动。内之所受。诸贤。是谓内风界。
诸贤。外风界者。谓大是。净是。不憎恶是。诸贤。有时外风界起。风界起时拨。屋拔树。崩山。山岩拨已便止。纤毫不动。诸贤。外风界止后。人民求风。或以其扇。或以哆逻叶。或以衣求风。诸贤。此风界极大。极净。极不憎恶。

——摘自(三○)中阿含舍梨子相应品象迹喻经第十
注:五盛阴苦即五受阴苦。
云何苦圣谛。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阴苦。
云何苦如实知?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恩爱别苦,怨憎会苦,所欲不得苦:如是略说五受阴苦,是名为苦,如是苦如实知。

[ 本帖最后由 五点三十 于 2008-6-30 21:53 编辑 ]
2#
发表于 2008-7-2 10: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的帖子

我正好有个问题不明白,望赐教。
有一段经文:“譬如两束芦,相互依持则能直立。友!同此,缘名色而有识,缘识而有名色。”此经文中的“识”与五阴及五受阴中的“识”是一个含意吗?也就是十二因缘中的识与五阴中的识是否为一个含意。
3#
楼主| 发表于 2008-7-2 14: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吾不明白 于 2008-7-2 10:53 发表
我正好有个问题不明白,望赐教。
有一段经文:“譬如两束芦,相互依持则能直立。友!同此,缘名色而有识,缘识而有名色。”此经文中的“识”与五阴及五受阴中的“识”是一个含意吗?也就是十二因缘中的识与五阴中的识是否为一个含意。

您认为这两个“识”有什么差别吗?
4#
发表于 2008-8-14 12: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五点三十 于 2008-7-2 14:38 发表

您认为这两个“识”有什么差别吗?


呵呵!末学也正在考虑这个问题!越俎代庖,试着回答一下,不对之处请师兄指正!

十二缘起的识是指一念,是由过去无明惑和行业为因,致令此业识投胎,染爱为种,纳想成胎,是名为识!
五蕴中的识蕴是指了别与认识,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即六根分别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而称为识蕴。
末学虚空华 合十
5#
楼主| 发表于 2008-8-14 19: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虚空华 于 2008-8-14 12:59 发表


呵呵!末学也正在考虑这个问题!越俎代庖,试着回答一下,不对之处请师兄指正!

十二缘起的识是指一念,是由过去无明惑和行业为因,致令此业识投胎,染爱为种,纳想成胎,是名为识!
五蕴中的识蕴是指了别与认识,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即六根分别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而称为识蕴。
末学虚空华 合十

这两个识其实是没有差别的。
诸比丘!何为识?诸比丘!此等有六识身: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意识是。诸比丘!以此谓之识。
——因缘篇 因缘相应 佛陀品
6#
发表于 2008-8-15 10: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五点三十 于 2008-8-14 19:15 发表

这两个识其实是没有差别的。
诸比丘!何为识?诸比丘!此等有六识身: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意识是。诸比丘!以此谓之识。
——因缘篇 因缘相应 佛陀品


多谢师兄!是末学错了,确实没有差别,应当向师兄学习,深入认真钻研《阿含经》!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18 15:42 , Processed in 0.09059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