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392|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传律藏---经分别-波罗夷一---八---(五)

[本贴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30 15: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五)

「行」者,以(男)相对(女)相,以生支(入其)生支,即使入一胡麻子量,即名为「行」。

「不净法」者,乃不正法、在俗法、秽法、粗恶法、末水法、隐处法、唯有二人成就法,此名为「不净法」。

「即使与畜生行」者,与畜生女行不净法,非沙门亦非释子,何况人女乎?是故言「即使与畜生行」。

「波罗夷」者,恰如断头之人,依彼躯体亦不得活。故,是比丘而行不净法者,非沙门亦非释子。是故言「波罗夷」。

「不共住」者,共住者是同一羯磨、同一说戒而共学者,此名为共住。彼与此不共,是故言「不共住」。
2#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15:28 | 只看该作者

同步学习

(五)「行」者,以(男)相对(女)相,以生支(生殖器)(入其)生支(生殖器),即使入一胡麻子量(距离,长度,深度),即名为「行」。

「不净法」者,乃不正法、在俗法、秽法、粗恶法、末水法、隐处法、唯有二人成就法,此名为「不净法」。

「即使与畜生行」者,与畜生女行不净法,非沙门亦非释子,何况人女乎?是故言「即使与畜生行」。

「巴拉基嘎(他胜)」者,恰如断头之人,依彼躯体亦不得活。故,是比库而行不净法者,非沙门亦非释子。是故言「巴拉基嘎(他胜)」。

「不共住」者,共住者是同一甘马(古译:羯磨,僧团表决会议)、同一说戒而共学者,此名为共住。彼与此不共,是故言「不共住」。
3#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15:29 | 只看该作者

四分律对照内容

不净行者是淫欲法。下至共畜生者。可行淫处者是也。云何名波罗夷。譬如断人头不可复起。比丘亦复如是。犯此法者不复成比丘故名波罗夷。云何名不共住。有二共住。同一羯磨同一说戒。不得于是二事中住故名不共住。
4#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15:29 | 只看该作者

五分律对照内容

行淫法者。淫法名非梵行法懈怠法狗法可恶法。二身交会出不净。是名行淫法。波罗夷者。名为堕法。名为恶法。名断头法。名非沙门法。不共住者。如先白衣时。不得与比丘共一学等学不等学不余学。不与比丘共一羯磨等羯磨不等羯磨不余羯磨。不与比丘共一说戒等说戒不等说戒不余说戒。是名不共住。诸佛世尊。善说正法亦善说譬说。犯淫者。如针鼻决不可复用。如人命尽不可复活。如石破不可复合。如断多罗树心不可复生。
5#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15:30 | 只看该作者

十诵律对照内容

行淫法者。淫名非梵行。非梵行者二身交会。波罗夷者名堕不如。是罪极恶深重。作是罪者。即堕不如。不名比丘。非沙门非释子。失比丘法。不共住者。不得共作比丘法。所谓白羯磨白二羯磨白四羯磨布萨自恣。不得入十四人数。是名波罗夷不共住。
6#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15:31 | 只看该作者
7#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09:23 | 只看该作者

随堂学习巴利语(巴利语汇解)之十一

念处:巴利语satipaññhàna。念的住立(patiññhàti)或现起处(upaññhànaññhena)为念处(satiyà paññhànaü satipaññhànaü)。
有四种念处: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和法念处。

觉支:巴利语sambojjhaïga, 又作正觉支。正觉的因素或导向正觉的要素称为正觉支。(tassa sambodhissa, tassà và sambodhiyà aïgan'ti sambojjhaïgaü.)
有七种正觉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和舍觉支。

八支圣道:巴利语aññhaïgika ariyamagga,又作八圣道分,即圣道的八个要素。道(magga),即道路;导向正觉与涅槃的道路为圣道。
  八支圣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北传佛教多作“八正道”。

正见 (sammàdiññhi):见,巴利语diññhi,即见解,意见,观点。若加上前缀即为正见,单独使用则专指邪见。
  正见与智(¤àõa)、慧(pa¤¤à)、明(vijjà)、无痴(amoha)等同义,为慧根(pa¤¤indriya)心所的异名。
正见包括观正见(vipassanà-sammàdiññhi)与道正见(magga-sammàdiññhi)两种,但多数是指道正见,即对四圣谛的智慧。
如《大念处经》说:“诸比库,什么是正见呢?诸比库,苦之智、苦集之智、苦灭之智、导至苦灭之道之智。诸比库,这称为正见。”

正思惟 (sammàsaïkappa):思惟,即思索,思维,专注,为寻(vitakka)心所的异名。
有三种正思惟:出离思惟(nekkhammasaïkappa)、无恚思惟(abyàpàdasaïkappa)、无害思惟(avihiüsàsaïkappa)。
《大念处经》中说:“诸比库,什么是正思惟呢?出离思惟、无恚思惟、无害思惟。诸比库,这称为正思惟。”

正语 (sammàvàcà):正确的言语,即远离四种不正当的语言:虚妄语(musàvàda)、离间语(pisuõà vàcà)、粗恶语(pharusà vàcà)、杂秽语(samphappalàpa)。
《大念处经》中说:“诸比库,什么是正语呢?离虚妄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诸比库,这称为正语。”

正业 (sammàkammanta):正确的行为,即远离三种不正当的行为:杀生(pàõàtipàta)、不与取(adinnàdàna,偷盗)、欲邪行(kàmesu micchàcàra,邪淫)。
《大念处经》中说:“诸比库,什么是正业呢?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诸比库,这称为正业。”

正命 (sammà-àjãva):正当的谋生方式。
《大念处经》说:“诸比库,什么是正命呢?诸比库,于此,圣弟子舍离邪命,以正命而营生。诸比库,这称为正命。”

正精进 (sammàvàyàma):正确的努力、奋斗。正精进通常指四正勤(cattàro sammappadhànà)。
《大念处经》说:“诸比库,什么是正精进呢?诸比库,于此,比库为了未生之恶、不善法的不生起,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已生之恶、不善法的断除,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未生之善法的生起,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已生之善法的住立、不忘、增长、广大、修习、圆满,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诸比库,这称为正精进。”

正念 (sammà sati):念,即心清楚地了知对象;保持心对所缘念念分明、不忘失。正念的所缘通常有四种,即四念处: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和法念处。
《大念处经》说:“诸比库,什么是正念呢?诸比库,于此,比库于身随观身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忧;于受随观受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忧;于心随观心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忧;于法随观法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忧。诸比库,这称为正念。”

正定 (sammà samàdhi):定,即心一境性(ekaggatà)心所,为心只专注于所缘的状态。经典中通常将正定解释为四种禅那。
《大念处经》说:“诸比库,什么是正定呢?诸比库,于此,比库已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成就并住于初禅;寻伺寂止,内洁净,心专一性,无寻、无伺,定生喜、乐,成就并住于第二禅;离喜,住于舍,念与正知,以身受乐,正如圣者们所说的:‘舍、具念、乐住。’成就并住于第三禅;舍断乐与舍断苦,先前的喜、忧已灭没,不苦不乐,舍念清净,成就并住于第四禅。诸比库,这称为正定。”
8#
楼主| 发表于 2010-5-6 16:0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参考

离放逸之因的诸酒类学处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离放逸之因的诸酒类学处,有时也译为不饮酒戒。
诸酒类,巴利语sura-meraya-majja,直译为谷酒、花果酒、酒类。也就是戒除饮用各种酒类的学处,并且包括各种麻醉毒品。
谷酒(sura) ——以稻米、糯米等所酿制之酒;
花果酒(meraya) ——以花、果实等所酿制之酒;
酒类(majja) ——只是前面两种酒,以饮之会醉之义为酒类。凡其他任何饮之会醉的,服用了会导致失去理智、神志迷乱的物品,皆称为酒类。
放逸之因(pamadatthana) ——导致放逸的原因。凡是有心服用这些酒类之后,由此而导致陶醉、放逸,称为放逸之因。
此学处也包括禁止使用一切消遣性的麻醉物和毒品,例如:鸦片、大麻、摇头丸、迷幻药等。

具足三个条件即构成违犯此学处:
1.酒 (麻醉品);
2.现起想要迷醉、消遣之心;
3.饮(使)用。

以下情况不构成违犯:
1.不知道——以为是水或其他饮料而误喝。
2.饮用不是酒而有酒色、酒香、酒味的咸酸酱、苏打(sutta)或醋等。
3.为了治病而服用混合有少量酒或吗啡、鸦片等的药品。
4.为了调味而加入少许酒于肉汤等之中。但如果加入太多酒而使之有酒色、酒香、酒味,喝了则犯。
5.疯狂者。
6.心乱者。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8 20:55 , Processed in 0.09648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